行業清源促監管 亂象整治護民生--記瀘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本網訊(通訊員劉慧、楊倩)自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瀘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一把手”工程來抓,擺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立足部門職責,聚焦行業亂象,定期專題研究,及時安排部署,高位推動落實,全力以赴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收官戰。
一、宣傳引導先行,線索清倉徹底
把宣傳作為重要手段,持續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提供強大輿論支持。在全市城區商圈、交通要道播放宣傳廣告;在各營業場所播放公益視頻;與四川電視臺合作制作《如何破解“保健品騙術”對老人的“圍獵”》專題節目;制作FLASH動畫、短視頻,在全市各級媒體、1200多臺電梯LCD、公交車車載視頻等滾動播出;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制作情景短劇《傳銷大案》、視頻《抗擊疫情無畏市場監管不退》以及歌曲《逆風飛揚》等掃黑除惡題材文藝作品三部,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平臺等采用。積極發揮12315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開展涉黑涉惡線索“大排查、大起底”活動,暢通舉報渠道,加強投訴舉報調查處理過程中涉黑涉惡涉亂線索排查,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排查涉黑涉惡涉亂線索311條,全部按時辦結。
二、突出行業清源,狠抓亂象治理
以焦點問題為導向,以亂象整治為主線,以執法行動為抓手,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在“春雷行動2019”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中,以“一手抓機構改革,一手抓春雷行動”的工作思路,在全省“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增加白酒質量安全和群體性聚餐食品安全兩項“自選動作”,查處違法案件2952件,涉案金額996.17萬元,罰沒金額668.67萬元,移送司法機關3件。查處的“某某保健食品經營部違法銷售保健食品案”在國家總局發布的全國典型案例中公開曝光。在“春雷行動2020”暨知識產權保護行動中,將“春雷行動”與疫情防控相結合,全力做好防疫物資和民生商品“保價、保質、保供”,確保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正常供應,查處違法案件1926件、涉案金額1882.37萬元,移送司法機關3件。查處的“某某火鍋店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案”入選全省十大典型案例,依法吊銷當事人《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并移送公安機關。繼“春雷行動2020”后,深入分析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新形勢新特點,以“規范一批、整改一批、查處一批、提升一批市場主體”為目標,以知識產權、“地溝油”、房地產、成品油、調味品為重點內容,開展市場亂象整治“五大執法行動”。期間查處違法案件789件,結案399件,罰沒款311.89萬元,取締無證、無照經營戶3家,其中調查處理投訴舉報并立案110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5.11萬元。查處的“某某副食經營部涉嫌經營未經注冊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案”“某某建筑勞務有限公司涉嫌使用未經檢驗的架橋機案”被列入省局掛牌督辦件。凈化了市場秩序,引起強烈反響,保障群眾切身利益,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著眼長效常治,重視打規結合
堅持邊掃邊治邊建,不斷探索固化工作經驗,建立健全重點領域監管長效機制。與成都、自貢、宜賓等多市簽訂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合作協議和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合作備忘錄,與江津、榮昌、永川共建重點保護名錄互認機制,與市公檢法司等部門聯合制發工作通知、簽訂共享協議,建立跨區域、跨部門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以“瀘酒”品牌為重點,建立“聯動保護、嚴打違法、指導服務”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食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信息化建設,建立了食政通溯源監管系統,全市已有356家生產企業納入該系統。疫情防控期間探索建立了價格異常波動預警預測、應急監測管理、重要生活物資聯絡員派駐制度等價格監管機制,有效提高價格監管效能。通過暢通渠道、提升意識、聚力監管等舉措構建放心舒心消費環境,推動61家ODR企業入駐全國12315平臺,開展線上消費糾紛和解,積極推行消費環節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試點開展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和線下無理由退貨,健全消費維權共治機制。與市發改、人行瀘州中支等20個部門聯合簽署了“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征信市場監管協調等合作備忘錄,對失信被執行人、列入異常經營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名錄的市場主體予以限制或禁入,率先建立了跨部門聯動響應和失信約束機制。
下一步,瀘州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與規范市場秩序緊密結合,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繼續深化鞏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