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精品案件意識 提升案件辦理質量
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于延濤
本刊訊 館陶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緊緊圍繞市場監管主責主業,以“守住安全底線、聚焦民生關切、服務發展大局”為目標,持續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動,并把樹立精品辦案意識,提升辦案水平,狠抓案件質量作為執法辦案的生命線,打造了誠信、公平的營商環境,促進了該縣知識產權市場健康發展。2020年,該局查處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7件,結案6件,移交司法機關1件,罰沒款19.93萬元。其中,查辦的該縣劉某銷售侵犯“魯西”注冊商標專用權、產品質量不合格化肥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年知識產權典型案件專家備選庫。
一、注重培訓,提高執法辦案水平
針對注冊商標具有獨立性、專用性和知識產權保護性的特點的這一實際情況,該局從提升素質入手,打造專業執法隊伍。一是強化知識產權知識培訓。不斷豐富執法人員業務知識,提高對假冒、近似注冊商標和專利的判斷能力。二是開展以案釋法交流培訓。遴選出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在會上進行案例解讀,并結合典型案例對行政執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多角度分析,結合實際講解執法辦案中應當注意的問題。同時,組織參會人員對調查取證、法條適用、辦案焦點難點、辦案體會進行交流、探討,以此提高執法辦案水平。三是抓好“傳、幫、帶”。充分發揮業務科室指導、協助作用,在食品藥品各領域發現案源,采取以老帶新、老師帶徒弟等方式,切實提高執法人員辦案能力。
二、注重證據,提高執法辦案質量
證據調取齊全是執法辦案的基礎。證據是鎖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依據。如該局在查辦的劉某銷售侵犯“魯西”注冊商標專用權、產品質量不合格化肥案時,執法人員及時深入一線,奔赴6個村13戶農民家中和田間地頭進行調查取證,耐心的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并記錄在案。同時提取了“魯西”注冊商標權利人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和鑒定人身份證件,“魯西”注冊商標權利人對該局扣押當事人的化肥為假冒該公司產品的鑒定報告,當事人銷售的假冒化肥抽樣送檢后質量檢測機構出具的不合格檢驗報告等大量書證、物證、音像資料,對案件的事實、性質、情節進行了準確反映,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為案件定性和作出處罰決定打下了堅實基礎。
三、注重技巧,提高執法辦案效能
一是動作要快。對案件從調查取證到實施處罰,從速從快,環環緊扣,集中時間、力量和精力,抓住辦案第一最佳時機,不給當事人留有串通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快速辦結,不等說情人到來,案子已經有了結論。二是處罰與規范并重。向當事人送達處罰決定書和對違法當事人處罰時,一并要求當事人對違法行為進行整改,做到處罰與規范并舉,讓當事人在接受處罰的同時受到教育。如,有一家企業因商標侵權被查處,該局執法人員在對這家企業處罰時,向企業宣傳《商標法》有關規定,令其及時整改并告知企業當前該行業容易出現的違法行為,提醒企業防范類似違法行為。三是辦大案要案件。抓大放小,對涉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特大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從重處罰;對首次輕微違法行為不罰款,實行行政告誡、約談、警告、責令限期整改。
四、注重民生,提高辦案社會效益
查辦的劉某銷售侵犯“魯西”注冊商標專用權、產品質量不合格化肥案件,除將當事人銷售給村民的侵權、不合格中顆粒尿素27.2噸全部追回予以沒收,對當事人處以罰款40800元外,還對追回的假冒化肥款4萬余元及時返還到了受害群眾手中,避免了假冒偽劣化肥流入田間地頭,有力地保護了農民的合法權益。
與此同時,就群眾關注關心的民生問題、熱點問題加強宣傳,提升自我保護意識。該局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和普法宣傳周前后,組織開展集中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充分利用宣傳單、電視臺、網絡等平臺,宣傳報道執法開展情況,公示有影響力的知識產權案件,通過“以案釋法”的形式為群眾解讀相關知識,不斷提升群眾的消費品質,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在消費方面的幸福感、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