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實施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有力有效戰果突出
12月13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該局以“小切口”貼近“大民生”,組織開展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集中優勢兵力,精準重拳出擊,依法查辦一批群眾身邊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
今年4月,安徽省在全國較早印發《2021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實施方案》,在市場監管總局明確的“未經檢驗檢疫肉類、食品中非法添加、偷工減料鋼筋線纜、劣質兒童玩具、中介機構亂收費、翻新黑氣瓶、山寨酒水飲料、神醫神藥虛假廣告”等8個規定動作基礎上,增加“保健食品虛假宣傳、假劣農資、劣質水泥”等3個自選動作。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把“鐵拳”行動作為一把手工程,該局黨組書記、局長韓永生親自部署并擔任領導小組組長,3位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據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處長梁永彬介紹,今年10月21日,安徽省在全國率先舉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宣講大賽,蕪湖、亳州、宿州市市場監管局榮獲一等獎,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引起很大反響。10月28日,安徽省選送的15個典型案例在長三角市場監管區域執法協作會議上展示。
在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中,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硬化措施,嚴督實辦,全面落實強化包保督導、強化調度通報、強化行刑銜接、強化區域合作。韓永生多次深入基層市場監管所、農貿市場、批發市場開展暗訪督導。3位副局長和6個責任處室負責人按照分片包保的要求,常態化開展督導工作。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索證索票制度落實不到位問題,該局負責人分兩批約談60家食品批發市場開辦者,并安排4個督查組開展“回頭看”,進一步鞏固約談成果;全省共下發督辦案件和交辦線索65件,均在規定期限內辦結回復。該局下沉基層現場督辦案件29件,對市場監管總局下達的兩起非法采購病死禽肉案,兩次組建工作專班前往蚌埠、淮北市督辦,對違法企業給予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的處罰,公安機關對企業法定代表人予以刑拘。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實行執法辦案通報機制,每季度將各地查辦案件的數量、案值、罰沒款、移送情況等進行通報;建立行政執法、刑事司法線索移送和檢驗檢測綠色通道,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公安廳聯合掛牌督辦25起重大案件,蕪湖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農業農村局聯合打掉一個非法生產銷售注水牛肉窩點,案值209萬元,池州市市場監管局、公安局聯合查辦的一起假冒茅臺酒案,案值2500萬元,采取強制措施12人,被公安部通報表揚;加強長三角、淮海經濟區等區域聯絡會商、線索移送、案件協查。安徽省共收到來自長三角市場監管部門移送線索、協查函件150余條(件),均在第一時間組織協查反饋,滬蘇浙皖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合作查辦案件40余件,僅合肥市市場監管局今年就向杭州市“紅盾云橋”平臺發出協查函27件。
安徽省市場監管系統以“鐵拳”行動為統領,扎實開展一系列專項執法行動,成效非常突出。截至11月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共查辦各類案件4.46萬件,案值1.27億元,罰沒款3.47億元,移送公安機關268件,其中食品安全違法案件23220件、知識產權違法案件3461件、質量違法案件3324件。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公開發布了4批43個典型案例。其中銅陵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滁州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涉嫌經營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案,蚌埠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進口食品標簽不符合標準案和生產銷售不合格變壓器案等4起重大案件被市場監管總局掛牌督辦。蕪湖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假冒白酒案,銅陵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有毒有害食品案,天長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未經檢驗特種設備案,渦陽縣市場監管局查辦的銷售使用禁止進口且超期牛副產品案,定遠縣市場監管局查辦的生產銷售劣質肥料案等5起案例入選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典型案例,入選典型案例數量并列全國第二。今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10起知識產權執法典型案例,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查辦的一起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