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129億收購東芝,登頂日本銷量Top1,力壓索尼、夏普
在改革開放初期,外資品牌憑借著資金和技術優勢,進入中國后如入無人之地,快速搶占市場,本土品牌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一些知名國貨品牌最終淪落到被外資收購的地步。然而在某些行業,本土品牌卻強勢崛起,逆風翻盤,將外資品牌打得幾乎沒有生存之地,比如家電行業。
如今的家電行業,無論是冰箱、空調、洗衣機、彩電等大家電,還是電飯煲、微波爐、豆漿機等小家電,都是由本土品牌主導市場。不但如此,一些優秀的家電企業還進軍全球市場,開啟收購外資品牌的動作,并且還大獲成功,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便是海信收購東芝電視。
2017年11月,海信宣布以129億日元的價格收購東芝電視。消息一經發布,引起了很大的討論。很多人認為這次交易海信虧了。那時候的東芝電視已經不再輝煌,他在日本市場的份額不斷地下滑。不僅如此,他還由于財務造假事件,負上了一大筆債。
然而,兩年后,海信以傲人的成績向外界證明了自己決策的正確性。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東芝電視收入17.85億元,同比增長了19.85%,成功擊敗了夏普和索尼,成為2020年上半年日本電視市場的銷售冠軍。
海信獲得如此優秀的成績,其實和當年收購后的一系列變革有關。收購東芝后,海信改變了東芝本身的銷售模式,并與此同時建立了更加全面的服務系統。
作為曾經的“電視王國”,日本歷來被認為是“最難啃”的市場,索尼、松下、夏普等品牌,是幾代消費者的首選和驕傲。因此當有外來品牌進入時,人們會以“想當然”的看法下意識拒絕。不過隨著海信持續高光的表現,有日本媒體表示,“海外品牌賣不出去”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東芝是日本的老品牌,到現在仍然是消費者的首選之一。在完成收購后,海信通過自有銷售渠道切換、自建服務體系等方式,從根本上提升了銷售能力和服務體驗。與此同時,充分利用自身在智能技術的優勢,優化產品外觀、功能和使用體驗,通過技術和品質折服消費者。
從去年開始,海信+東芝電視在日本的市場銷量占有率持續攀升,第四季度首次實現登頂。今年又大幅提升了線上銷售規模,保住領先優勢。雙品牌戰略運行、良好的體驗與服務以及合理的營銷,使得海信打破日本電視市場中“海外品牌賣不出去”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