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富豪、李錦記掌門人李文達離世:他把蠔油帶到內地
7月27日訊,今日,據李錦記集團官網消息,李錦記家族懷著無比沉重的心情宣布,2021年7月26日,李錦記集團主席李文達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詳離世,享年91歲。
李錦記集團官網發出訃告表示,李文達先生一生高瞻遠矚、創新求變,成功帶領李錦記從香港走向世界,讓百年品牌煥發生機,成為國際知名的醬料和調味品品牌;他確立弘揚中華飲食文化和養生文化的兩大使命,開創了集團多元化、持續發展的新里程。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消息,7月2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文對李文達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林鄭月娥表示:“李文達是成功商人及杰出工業家,將承傳的祖業發展為一家家喻戶曉的中式醬料王國,產品銷售至全球,成就卓越。他多年來致力弘揚中國傳統與飲食文化,并熱心公益,設立慈善基金,支持本地慈善和社會服務。他亦關心國家發展,在內地參與建設,扶貧助學。他2018年獲頒授銀紫荊星章。”
公開資料顯示,李錦記集團由李錦記家族于1992年創立,總部位于中國香港。李文達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七堡鎮人,是李錦記的第三代傳人,被稱譽為香港“蠔油大王”。
2021年2月25日,福布斯發布的2021中國香港富豪榜顯示,李文達以17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31.92億元)財富位居第六。另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數據,李文達目前身家位居世界富豪榜第110位。
把蠔油帶到內地
1888年,李文達的祖父李錦裳發明蠔油,創立李錦記。李文達的父親李兆南,系李錦記第二代成員。
據微信公眾號“李錦記中國”顯示,1929年1月5日,李文達在中國澳門出生。李文達的一位同學曾說:“李文達上進心強得不得了,滿腦子想做生意,而且在升上初中時已專注于蠔油了。”
1972年,李文達正式接手李錦記并出任公司主席一職。
李文達早年在海外歷練,很能摸準華僑圈的品味。他先把李錦記半個多世紀的老商標改成英文設計,而后搬出小作坊,率先在調味品行業引進自動化設備,攻占北美、歐洲、東南亞和日本華僑市場。
短短幾年,漁村起家的李錦記就占到美國近90%、香港80%以上的蠔油市場,在日本排名第二。
改革開放后,李文達抱定“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要回到大陸去”的想法,在當時普遍消費不起、老百姓從未聽說過蠔油的大陸,投下數億資金在廣東籌建萬噸級生產基地。
據中國網2018年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報道,上世紀90年代初期,李錦記挑選了一些在香港銷售比較好的醬料品種,投放到內地市場,不過并沒有立刻得到預期的反應。這主要由于當時李錦記在香港生產的產品是按照進口商品來征稅的,所以,其價格對于當時的內地居民來說較為昂貴,消費市場只限定在幾個大城市的高級酒店和極少量高消費的市民當中。
即便“遇冷”,李文達也沒有失去對內地市場的信心。李文達相信:“中國人的勤勞舉世聞名,用不了多久,會有更多的人有足夠的支付能力,去餐館吃蠔油生菜,買李錦記的蠔油等各式醬料。所以,要有耐心,等待中國市場的成長。”
1993年,李錦記位于廣州黃埔的廠房正式開始運營。
等到1997年香港回歸,外資們紛紛到大陸投資,而此時李文達在新會建設的50萬噸級李錦記生產基地早已正式生產。一時間,李錦記在大陸供不應求。
21世紀后,李文達的信念更加內地化。李錦記踩準減鹽醬油等健康概念,贊助奧運會、G20峰會、金磚會晤、搭載飛船等大型活動。20余年來,李錦記在內地始終保持以每年25%的利潤增速,從未虧本過。
堅持不上市的家族企業
這樣一家估值千億的家族品牌,卻始終堅持不借錢、不虧錢、不上市,與現代資本市場的理念格格不入。“上市以后,做很多事情出發點就變了。”李錦記集團第四代成員之一李惠森認為。
盡管從未公布財報,但福布斯2017年將李錦記列為“亞洲最成功的家族企業”第30名,初步估計集團年營收90億美元。另有分析師推估,李錦記家族資產至少超過千億港幣。
據新華社調查,被認定為“中華老字號”的企業有1600多家,其中70%經營困難,20%長期虧損,只有10%良性發展。研究這些家族企業,常見的“致死率”因素往往并非經營失策,而是內部失和。
李錦記曾遭遇兩次分崩危機。
1970年代,李文達的兩位堂兄弟因經營理念不合想要分家,李文達傾盡所有將另兩位的股份買下。10年不到,李文達的弟弟也要求清算股權,高昂的索價讓兄弟二人足足打了6年官司,最后李文達以8000萬港幣回購股份,企業因此陷入財務危機,生產停滯長達半年。
上世紀80年代,李錦記在日經銷商大榮公司因擴張太快瀕臨破產,合作商紛紛追討欠款。只有李錦記在摸清情況后,不僅暫不收回大榮的欠款,還以賒賬的形式繼續供貨長達1年。
對大榮的幫助,讓當時在日本名不見經傳的李錦記一下成為業界美談。后來大榮度過危機,與李錦記合作數十年,其他日本代理商也慕名而來,由此打破李錦記在日本投入大筆資金卻不見起色的僵局,逐步在醬油大國實現業績起飛。
這樣的故事并不偶然。在李錦記遍布全球的分銷網絡中,合作半個世紀以上的供應商、代理商比比皆是。有家供貨商甚至與李家合作了3代人,結成100多年的家族世交。
為保障家族傳承,第四代接班人建立家族委員會,編訂家族憲法,上至股權分配、下至兒女教育皆遵章辦事;凡遇大事,需委員會75%以上投票表決方能通過。在接班人培養上,李家后代必須兼修中西方文化且在家族外的公司打拼3至5年后才能進入家族工作,應聘、處罰與辭退標準皆與非家族成員一視同仁。
2017年,李錦記被HR Asia評為“亞洲最佳雇主”,員工平均在公司工作超過六年。
“你要別人怎么對你,你就要怎么對待別人。你要生意紅火,你就要讓你的合作伙伴和你一起分享成功和利潤。”李文達把這種價值觀總結為“思利及人”。
(文章部分引用華商韜略報道,中華網財經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