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廠名廠址有假,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廠名廠址也有假?違法嗎?
小編來解答:違法!
在此提醒商家:規范經營,誠信經營,
切莫因小失大、觸碰法律底線!
基本案情
上城區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杭州某某服飾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在抖音平臺開設直播間用于服裝銷售,自行設計一款貨號為“XZ2186”的“短外套”服裝,并于2022年9月與海寧某某服飾有限公司簽訂成衣采購合同,委托其生產加工150件該款式服裝。涉案服裝生產后,當事人自行打印吊牌,將該服裝放在抖音平臺的直播間進行銷售,其吊牌標注的內容中顯示:生產企業:杭州市余杭區南苑街道某某某服裝廠;生產地址:杭州市余杭區東湖南路xx號。經執法人員調查核實,涉案服裝吊牌上標注的生產企業“杭州市余杭區南苑街道某某某服裝廠”已于2021年11月被注銷,吊牌上所示的生產企業與生產地址為當事人擅自標注。截至2022年9月22日,當事人采購的涉案服裝150件已全部售完,銷售價因平臺優惠等原因存在波動,在售期間價格為256.26-302元/件。根據可查實的銷售單據,案件貨值金額為41540.4元,違法所得為20990.4元。
定性和法律適用
當事人在其銷售的服裝吊牌上擅自標注廠名“杭州市余杭區南苑街道某某某服裝廠”與廠址“杭州市余杭區東湖南路xx號”,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七條:“銷售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之規定,構成偽造廠名、廠址的違法行為。
處罰結果
對當事人偽造廠名、廠址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三條“偽造產品產地的,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之規定,因當事人涉案服裝已全部售完,沒有庫存,所以不再予以沒收。
參照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違反產品質量法行為處罰裁量基準》第二條第(五)項:“對偽造產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已銷售的,按貨值金額的60%罰款;未銷售的,按貨值額金額的30%罰款。”的規定,對當事人處以罰款41540.4×60%=24924.24元。
最終,給予當事人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20990.4元并作罰款24924.24元的行政處罰。
案件提醒
偽造產品產地是指對產品原有的標識進行篡改或者變造,在產品或包裝上標注假的產地,偽造廠名、廠址是指在產品或者包裝上標注虛假的廠名、廠址,主觀上是故意、主動而為。本案中當事人的行為侵害了其他經營者的正當權益,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無論是故意還是未知,都是坑害消費者的行為,都應得到法律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