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說法】購買二手家電有風險,消費者利益如何保障?
案例簡介
2021年9月2日,蔣先生在婺城區賓虹西路與西二環南路交叉路口塔水橋舊貨市場購買了二手西門子冰箱,支付了1800元,買回來后發現冰箱不制冷,冷凍功能不能使用,晚上冰箱沒有達到溫度會發出報警聲,與商家承諾的無質量問題不符。蔣先生聯系冰箱品牌售后,對方說這個冰箱已有8年使用年限,維修費需要800元。蔣先生要求商家承擔維修費用,商家以過了質保15天為由拒絕處理,蔣先生認為商家存在欺騙消費者行為,遂向婺城區消保委尋求幫助。
處理過程及結果
婺城區消保委工作人員接到投訴后,趕往現場了解情況并積極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商家表示二手西門子冰箱為自己上門收購,并不知情冰箱的好壞情況,在銷售的時候也明確告知消費者購買二手電器存在風險,且已承諾給予消費者15天的質保期,自己已經盡到售后服務的責任。在工作人員耐心調解下,雙方各讓一步,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商家同意維修,維修費用超過100元部分雙方平攤。
法律分析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案例點評
盡管二手家電交易市場存在諸多問題,但由于價格的優勢,還是有不少消費者趨之若鶩。二手家電的銷售售后服務水平較弱,用戶利益難以得到保障,這就導致了他們屢屢被投訴。但是,隨著國家監管細則的落實,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二手家電的回收和流通環節會更加規范,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得到保障。
婺城區消保委特此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二手電器時要先做功課,購買時要貨比三家,仔細核實再簽合同付錢。而商家更是有義務告知消費者真相、誠信經營,不能隱瞞消費者、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