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00架植保無人機翱翔新疆田野 助力棉糧生產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24日電(記者李志浩)作為新興的智能農機代表性產品,植保無人機近年在新疆得到快速推廣應用,目前,在新疆保有量超過8000架。新疆已成為全國應用植保無人機最多的省區之一。
一架植保無人機在新疆輪臺縣塔爾拉克鄉作業。(新華社記者丁磊 攝)
記者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農村機械化發展中心獲悉,截至目前,新疆農機總動力達到2466.85萬千瓦,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48%,位居全國前列。特別是作為中國智能農機代表性產品的植保無人機,在新疆保有量呈快速增長趨勢。
新疆作為我國棉花主產區,3700余萬畝棉田為植保無人機應用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天山南北,無人機大規模應用于新疆棉花、小麥等農作物生產。記者在塔城、阿克蘇等地采訪時了解到,相比傳統的拖拉機噴藥施肥,植保無人機作業具備操作簡單、高效、精準等優勢,自2016年前后進入新疆農田以來,迅速獲得農民特別是棉農的青睞。
棉農陸高林(右)與一家農業服務團隊負責人在棉田里談論植保無人機作業特點。(新華社記者胡虎虎 攝)
隨著這一新型智能農機的廣泛應用,包括植保無人機“飛手”在內的一些全新職業也開始出現。近幾年,國內大量“90后”年輕人通過操作植保無人機,進入農田,深度參與農業生產。
在新疆鐵門關市的一處香梨示范園,植保無人機在為香梨授粉。(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丁磊 攝)
2012年以來,新疆累計爭取國家農機購置補貼專項資金達74.91億元,購置補貼各類農機裝備46.41萬臺(套),31.2萬戶受益,拉動購機消費200多億元。目前,新疆農林牧漁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0.59%。其中,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85.48%,在全國居于領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