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召回“奧德格轉椅” 近4年累計召回超35萬件產品 質量問題頻發
中國品牌與防偽雜志/中國品牌質量官網報道 12月22日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披露,宜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家”)將召回2019年10月至2022年12月生產的型號為70395263;生產批號為批次號2221及以前(包括2221)的“宜家IKEA”ODGER 奧德格轉椅煤黑色,涉及1161件。據披露,此次召回的商品因星型底座支撐部位有開裂風險,可能會引起人員跌傷,因此,宜家將在2022年12月21日至2023年3月20日期間召回“缺陷”商品。
圖源: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宜家在2022年已經召回三批“缺陷”商品,累計召回件數2.25萬件。
11月30日,因為窗簾底部管件兩端封口的塑料部件在90牛頓拉力以上可能會脫落,脫落的塑料部件可能引起誤吞,存在窒息的風險,宜家宣布召回2021年5月1日至2022年9月21日期間生產的HOPPVALS霍普沃的六邊形百葉簾和TRIPPEVALS普弗斯的蜂窩狀遮光卷簾,涉及19849件。
6月8日,宜家召回“IKEA 宜家”METALLISK 梅塔里斯克意式咖啡壺,涉及1491件。召回原因是產品使用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脹裂,造成底座和壺體分解,可能會產生燙傷等受傷風險。
再將時間線拉長,可以發現近些年宜家召回產品的舉動十分頻繁。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的4年間,宜家召回的產品數量分別為2.2萬件、13.42萬件、17.36萬件、2.25萬件,近4年召回問題商品超過35萬余件。
另據黑貓投訴顯示,截至目前,宜家累計投訴量達到1466條,且投訴問題多集中在產品質量、售后等。
一位消費者于2022年12月2日通過黑貓投訴平臺投訴稱,“宜家沙發 LANDSKRONA 蘭德克納異味非常嚴重。2021年5月15日我購買的宜家沙發,送貨到家后,味道刺鼻。即使在家中放了一年多,味道依然很大,現在完全無法使用。直到2022年11月14日宜家安排師傅上門檢測,師傅也確認有味道。本人要求宜家按原價退貨,宜家不同意。宜家給出的條件是6折退貨(還要扣除運費)。因此投訴宜家商品質量有問題,導致一年多的時間本人無法使用該商品。此外,沙發的氣味會導致人頭暈,惡心。”
圖源:黑貓投訴
另一位消費者在12月23日投訴稱,“今年6月下單宜家廚房產品,由于產品質量問題一直無法完成安裝,前期看到的設計施工圖和實物貨不對板,售后無法提供解決方案,拖著沒有進展,遲遲不給解決。”
還有消費者投訴稱,“宜家MINNEN米隆加長床有質量問題,去年12月,自家孩子在使用期間,稱腰部出現不適,經檢查發現配套的魯瑞床板架中間部分凹陷,為床板失去彈性弧度消失變直所致,遂在宜家南寧商場售后更換全新床板1次。今年12月初,同一問題再次出現。于是,該消費者再次聯系線上客服、郵件致函咨詢退貨事宜,但宜家方均以床體過保為由無法整體退貨/保修,只能為其更換有問題且還在質保期的床板條。”
近年來,宜家還因產品標識不合格,涉嫌虛假宣傳等被監管部門處罰。
2022年9月,宜家貿易(中國)有限公司因三款兒童家具“適用年齡段”項目不合格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沒收違法所得約14萬元,行政處罰共計超過57萬元。
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間,當事人宜家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作為進口商通過境外母公司“IKEA Supply AG”向實際生產商下達產品需求信息,由境外生產廠家將BUSUNGE布松納兩斗抽屜柜(貨號:00351352)、BUSUNGE 布松納衣柜(貨號:40351350)、TROFAST 舒法特架子(貨號:30352114)三款產品發送并存放于中國境內的保稅倉庫。三款產品皆標注為“IKEA”品牌,產品的建議使用年齡標示為:“0+”或“在孩子0歲時便可”,明示為兒童家具。
2021年4、5月,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對上述三款產品進行抽檢。2021年6月,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簽發《檢驗報告》(NO:JS2110210001、JS2110210028、JS2110210029),均給出檢測結論:經抽樣檢測,警示標識“適用年齡段”項目不符合 GB 28007-2011《兒童家具通用技術條件》要求,檢驗結果為不合格。該國家強制標準要求兒童家具產品必須明確標示產品適用年齡段,即:“3歲~6歲”、“3歲及以上”或“7歲及以上”。在規定時間內,當事人對檢測結果未提出異議。
此次事件處罰結果出來后,宜家方面回應稱,“在宜家,產品的質量、安全和合規始終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出現不合規情況時,宜家會第一時間進行全面整改。我們在發現此次標識問題的第一時間落實了整改措施,目前布松納兩斗抽屜柜、布松納衣柜和舒法特架子這三款產品已符合國家相關法規和標準。”
2021年7月,宜家還曾因涉嫌虛假宣傳被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罰款172.51791萬元。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經查,宜家為推廣其“GUNRID 古恩里德”窗簾產品,自行設計主要內容為“舊材料,帶來新空氣”“空氣凈化窗簾GUNRID 古恩里德 ¥299/2 幅”“由回收PET 瓶制成”。上述廣告中宣傳的“空氣凈化”功能所依據的是在限定的試驗條件下針對特定目標污染物對窗簾樣品進行檢測而得到的一種理想狀態下的凈化結果的報告。而窗簾實際使用的生活環境條件與試驗條件相差甚遠,并不能有效發揮該窗簾的空氣凈化功能。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認為,上述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條第一款“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之規定,構成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二項“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隨后,宜家在公眾號發布《致歉》聲明,聲明中稱,“GUNRID 古恩里德”窗簾產品廣告宣傳中所提及的空氣凈化功能是在限定的試驗條件下針對特定目標污染物進行檢測而得到的凈化結果,在實際生活環境條件下凈化效果可能會因環境條件的變化而不同。對相關廣告宣傳中未能清晰注明“空氣凈化是基于限定條件的實驗結果”這一疏忽深表歉意。
近年來,宜家的利潤也出現了下降。
據宜家2021年財報顯示,宜家總銷售額達到419億歐元,和疫情之前2019財年相比基本持平。但在凈利潤方面,比2020財年下降了17.2%。另據《華爾街日報》2022年11月報道,截至8月末的2022財年里,宜家凈利潤下降一半至7.1億歐元,低于之前一個財年的14.3億歐元。對此,宜家回應,因原材料和運輸成本飆升,導致公司年度利潤大幅下降。
據了解,宜家主要依賴全球低價采購以及代工生產模式。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之下,原材料的不斷漲價和運輸成本的劇烈波動,導致產品的生產成本壓力陡增,為保證低價和利潤,生產商或在材料、工藝上縮減成本,導致宜家產品耐用或安全程度難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