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查處南寧市某餐飲店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及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食品案
一、案件處理結果 2023年11月16日,南寧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南寧市某便餐飲店經營無中文標簽的預包裝食品及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違法行為作出行政處罰,對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1袋無中文標簽的抹茶鹽,并處罰款人民幣2000元。
二、基本案情 2023年8月31日,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依法對南寧市某餐飲店進行檢查。檢查發現該店主要從事日式料理餐飲服務,在該店內后廚發現一袋已開封且無中文標識(只有外文標識)的配料。檢查時廚房內有4名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操作人員,其中的2人現場無法出示有效健康證明。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于2023年9月12日依法對當事人南寧市某餐飲店立案調查。
三、案件處理依據 鑒于當事人在本案調查過程中能夠積極配合調查并如實陳述事實和主動認識錯誤,綜合本案的具體事實、性質、情節等方面考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對當事人依法給予減輕行政處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第一百二十六條第一款第六項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八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上述違法行為,并對當事人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違法行為給予警告;沒收違法經營的1袋無中文標簽的抹茶鹽,并處罰款人民幣2000元。
四、典型意義 食品標簽是體現食品或食品添加劑名稱、質量等級、成分配料、食用方法、貯存條件等信息的載體,只有反映食品內在品質和與食品相關的核心信息在食品包裝上直觀呈現,才能有效指導消費者選購符合自身安全和健康要求的食品,從而降低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風險。日本核事故造成放射性污染,嚴查無中文標簽進口食品,特別是進口日本食品,是貫徹國家禁止從日本部分縣進口食品,防止日本進口食品給中國消費者帶來潛在身體健康危害的必要手段和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