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擁抱行業變革 陳玉東:跑得更快 更貼近OEM客戶
“重重挑戰下,2021年博世中國業績表現穩健。其中,上半年的成績以兩位數在增長,三、四季度可能會有一定的下滑,但全年還將實現正增長”,蔣健表示,“面向3060雙碳目標,博世中國預計2021年全年新能源業務增幅可觀,未來還將提供全棧電氣化解決方案”。
“汽車行業擁抱未來,‘新四化’也好、‘新三化’也好,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對我而言,就是智能化、電氣化如何做得更好”,陳玉東坦言,“博世的客戶就是OEM(主機廠),我們肯定不能跳到客戶前面,去面向C端(個人消費者)。博世一定會跑得更快一點,會更貼近客戶”。
“4D成像雷達會根據車速自行調整探測距離:時速在80km以下,其探測距離為150米;時速在80-110km時,探測距離為200米;時速大于110km,探測距離為300米”。上周四(10月14日),中國經濟網記者在上海體驗了一款博世汽車尚未量產的雷達。
據博世中國的工程師透露,“該款雷達預計2022年實現量產,最遠探測距離為302米,最近探測近距離0.42米,水平視場角可達120度,垂直視場角可達24度”。
2021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 王躍躍 攝
10月13日-15日,博世在上海舉辦“2021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作為全球領先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供應商,博世全方位展現了其在智能汽車、電動出行、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積累。
“重重挑戰下,2021年博世中國業績表現穩健。其中,上半年的成績以兩位數在增長,三、四季度可能會有一定的下滑,但全年還將實現正增長”,博世中國副總裁蔣健自信地說。
“面向3060雙碳目標,博世中國預計2021年全年新能源業務增幅可觀,未來還將提供全棧電氣化解決方案”,蔣健表示,“解決方案涵蓋兩輪車、轎車、輕卡、重卡、物流等領域,在弱混48V、燃料電池等方面都有布局,甚至在碳化硅、半導體方面也有投入”。
2021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創新體驗日 王躍躍 攝
“汽車行業擁抱未來,‘新四化’也好、‘新三化’也好,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對我而言,就是智能化、電氣化如何做得更好”,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坦言,“現在有人爭誰先提出的‘新四化’,其實不重要,關鍵是誰先跑得快,怎么貼得客戶更近一些,如何將客戶的需求轉化成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更快一些。博世的客戶就是OEM,我們肯定不能跳到客戶前面,去面向C端(個人消費者)。博世一定會跑得更快一點,會更貼近客戶。不能說我們是第一個跑的,但是我們一定會跑得更快一些”。
在陳玉東看來,智能化范疇包含自動駕駛、智能座艙、互聯,能量回收等。作為邁向自動駕駛的基石,高級駕駛輔助功能是現階段的重中之重。無論是駕駛輔助,還是自動駕駛,作為復雜的系統,它包含感知、決策和執行三大技術環節。針對這三個方面,博世對自己的產品進行了全面升級。
博世駕駛輔助升級版
其中,博世此次推出的駕駛輔助升級版,“在自動跟車、自動巡航以及自動變道等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高速公路輔助駕駛的應用場景,配合駕駛員監控系統與高精度地圖提供的信息,讓高速行車更安全、更舒適”,博世中國的相關工程師表示,“該系統包含1個博世第五代前雷達、4個博世第五代角雷達、1個博世第三代多功能攝像頭、1個輔助駕駛域控制器、駕駛員監控系統以及高精度地圖”。
智能座艙
作為率先搭載高通8155芯片的平臺,博世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將以往獨立的信息娛樂和儀表域的計算功能,集成到一個功能強大的電子控制單元中,高度靈活、模塊化且具備可擴展性,最多可支持8塊物理顯示屏和12枚攝像頭的系統需求。
在電動化方面,博世展示了首款三合一電橋等核心部件。此三合一電橋針對中國市場研發,其驅動電機、控制器以及減速器全部集成在一起,以此形成緊湊的布局,該電橋的最大輸出功率為80KW~200KW,峰值扭矩2000Nm~5000Nm,效率超過93%。智能化方面,博世的三合一電橋集成電子駐車系統,其控制部分集成在電機控制器中,執行機構集成在變速箱中,使用時可以進行選配。同時還具備CAN FD及高速CAN通訊,滿足不同的CAN電氣架構需求。
三合一電橋
傳統“技藝”方面,博世帶來了基于智能集成制動系統IPB開發的本土創新功能舒適制動。相對于制動力度和踏板行駛已經預想設定好的傳統制動系統,博世智能集成制動IPB系統取消了真空助力器,制動助力由內部電機完成。這套方案系統高度集成,消除減速度沖擊力,從而使剎車過程變得平滑,最終得到類似“老司機”的剎車體驗。此外,博世還推出了在商用車領域的燃料電池動力模塊、電液混合助力轉向系統等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