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冷鏈運輸城鄉一體化 破解農村冷鏈運輸 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難題
央廣網北京12月13日消息 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有關情況。
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張大為表示,運輸是冷鏈物流的基礎環節和重要載體,在冷鏈物流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交通運輸部高度重視冷鏈運輸發展,近年來,從基礎設施、運輸裝備、標準規范等方面多措并舉推進冷鏈運輸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十三五”期,冷藏車保有量由9.3萬輛增長至28.7萬輛,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其中,2020年就新增冷藏車7.2萬輛,增幅達33.5%,增速創近年新高。鐵路冷藏車廂、航空冷藏中轉箱、冷藏集裝箱和保溫箱等運輸設備不斷發展,有效滿足多樣化冷鏈運輸需求。冷鏈運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法規標準不斷健全,為冷鏈運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推動冷鏈運輸一體化運作不僅有利于促進冷鏈物流降本增效提質,更是支撐冷鏈物流全程“不斷鏈”、保障食品安全、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國冷鏈運輸一體化方面仍然存在跨運輸方式銜接不暢、城鄉運輸發展不平衡、全鏈條監管不足等問題,亟需加強部門協同,形成工作合力,不斷提高運輸一體化組織水平。《“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銜接產地銷地、覆蓋城市鄉村、聯通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布局建設100個左右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實施“骨干冷鏈物流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冷鏈物流企業集團。張大為表示,下一步,將貫徹落實《規劃》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重點圍繞四個方面強化冷鏈運輸一體化運作:
一是推進冷鏈基礎設施一體化。支持具有冷鏈物流服務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建設,強化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郵政等設施的有效銜接,進一步完善樞紐集疏運體系,提高一體化融合發展水平。
二是推進冷鏈運輸組織一體化。繼續實施一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積極推進冷鏈物流多式聯運發展,鼓勵發展“海運+冷鏈班列”海鐵聯運模式。引導具備條件的綜合貨運樞紐間開行冷鏈運輸班車、班列、航線,提升干線運輸規模化水平。
三是推進冷鏈運輸城鄉一體化。大力推動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積極推廣冷鏈運輸“分時段配送”“無接觸配送”“夜間配送”。進一步改善農村冷鏈運輸條件,拓展鄉鎮運輸服務站冷鏈物流服務功能,加強冷鏈領域農村物流服務品牌宣傳推廣,破解農村冷鏈運輸“最初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難題。
四是推進冷鏈運輸管理一體化。研究建立進口冷鏈食品道路運輸電子運單管理制度,推進與全國冷鏈食品追溯監管平臺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全鏈條的追溯體系。鼓勵企業建立完善冷鏈運輸溫度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冷鏈運輸車輛、駕駛員、溫度、運單以及流向信息的動態采集,強化冷鏈運輸全過程跟蹤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