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集團2022年目標:確保150萬輛,力爭200萬輛年銷量
2021年12月18日是奇瑞集團第一輛轎車下線22周年的日子。統計顯示,1-11月份,奇瑞集團累計銷售汽車85萬輛,同比增長38.3%,遠高于4.5%的行業增幅;營業收入1301.8億元,同比增長42.8%。
無論是整體銷量、營收方面,還是細分的海外出口、新能源領域,今天的奇瑞集團已經來到歷史新高度,并且很快將抵達“新里程碑”——年銷量突破100萬輛、全球用戶累計突破1000萬、年營業收入突破1500億元。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2年,奇瑞集團提出了確保年銷量150萬輛、力爭200萬輛,年營業收入2000億元的目標。奇瑞,將在2022年“創業25周年”之際,步入企業發展規模的新里程。
快速增長背后的“兩個翅膀”
奇瑞一路穩扎穩打、銷量增長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刻變化的結果。
除了自創業以來一直堅持的技術立企之外,奇瑞近年來在“新四化”背景下,給企業插上了“兩個翅膀”——用戶思維、互聯網思維。
無論是今年廣州車展上奇瑞集團旗下星途、奇瑞、捷途等主要乘用車品牌的年輕化、智能化、新能源化表現,還是其各品牌“與用戶交朋友”的營銷創新,抑或企業內部圍繞以用戶為中心的中臺賦能+前臺機動的組織調整……奇瑞,正在加快成為一家“用戶型企業”,所有的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商業模式甚至企業經營,都圍繞為用戶創造價值而展開。
奇瑞集團董事長尹同躍表示,新一代的客戶需求和過去的客戶需求不一樣。過去,車企更強調開發性能、質量、成本,而今天我們要開發情感、開發生態、開發年輕人不同的生活方式。這種變化,已經深刻改變了奇瑞的“V字型開發流程”,奇瑞的產品不僅要保證“TQCDI指標”(T技術、Q質量、C成本、D交付、I投資)的顯著提升,更要把目標客戶、年輕一代客戶的情感需求,開發到產品中去,加速用戶體驗的迭代。
與“用戶思維”翅膀比翼的,是奇瑞的另一只翅膀——“互聯網思維”。與人們印象中奇瑞是一家傳統車企的標簽不同,奇瑞其實很早就注意到數字化將帶來的新革命,加快布局企業數字化建設,通過消費端互聯網化和工業互聯網,把新技術、新場景迅速變成產品新賣點。
目前,奇瑞的智能網聯未來工廠一期已經建成,2022年將正式投產;攜手卡奧斯打造的汽車行業首個大規模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將助力奇瑞數字化建設,還將跨領域、跨行業賦能相關企業;奇瑞集團還憑借“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的雙主業布局,技術+制造、智慧+互聯網、產前+產后等多路徑創新,在今年入選“兩業融合”國家級試點。
全球化戰略的“雙市場”布局
國際著名汽車品牌,多通過走向全球市場,成為國際一流品牌。奇瑞從創立之初就確立了“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目標,堅持“無內不穩,無外不強,內外促進,共同發展”戰略,成為我國最早探路國際汽車市場的自主品牌。
今年是奇瑞出口整整20周年。這一年里,奇瑞集團單月出口已經七次突破2萬輛,1-11月份累計出口突破24萬輛,同比增長138%。出口已占奇瑞集團總銷量近1/3,意味著奇瑞全球化布局中的“國內、國際雙市場”格局日漸穩固。
2022年,奇瑞集團提出了年出口50萬輛的目標。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奇瑞國際化的重要方法論,那就是——技術是“通行證”、質量是“敲門磚”、文化是“融合劑”。
奇瑞在技術方面一直堅持開放合作,與世界各個國家的一流供應商,各個行業的互聯網巨頭、芯片企業等深度合作,開展多領域的“聯合創新”。這種聯合創新,讓奇瑞能夠根據全球各個國家不同的環境、法律法規要求、技術開發標準等做產品“適應性開發”,帶給用戶超出預期的體驗。例如,奇瑞目前的出口車型上,應用的就是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智能語音技術,能用幾十種不同國家的語言流利對話,在世界各地受到廣泛歡迎。
奇瑞將質量作為造車堅守的底線,在安全、性能等“看不見的地方”長期做真金白銀的投入,努力讓汽車產品更安全、更可靠,這是贏得全球用戶信任的基礎。目前奇瑞產品在許多海外市場的表現,備受認可,例如在俄羅斯,奇瑞就五次獲得了俄羅斯“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榮譽。
在長期“走出去”、品牌“走上去”的過程中,奇瑞也一直以文化作為融合劑,堅持先舍后得,把實惠先讓利給合作伙伴、海外客戶、海外員工,通過屬地化發展與當地合作共贏,為當地帶去就業、稅收和人才,展示中國人的真誠和友善。奇瑞也持續傳播中國文化,加強與當地企業、民眾的互動,在全球抗疫、地震救援、教育扶貧等各類公益行動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以心換心”催生出情分,讓越來越多的海外消費者讀懂了中國品牌。
截至目前,奇瑞集團全球用戶超過990萬,其中海外用戶超過190萬,連續18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連續5次獲得“最佳海外形象20強企業”,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車主熱愛的“中國名片”。相信隨著全球化戰略的深入推進,海外市場的持續突破,奇瑞集團將加快實現“國際一流品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