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可持續發展戰略轉型,首屆“ESG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ESG對中國企業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更好地披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表現,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尤為重要。” 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會長王興海表示,我們需要打造一個生態圈來服務中國的企業,幫助中國企業建立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目標,實現可持續性轉型。
7月16日,首屆“ESG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正式舉辦。該論壇由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ESG(環境、社會、治理)分會主辦,就國內產業的可持續戰略轉型和發展、ESG趨勢、ESG標準化、生物多樣性與ESG的關系,以及ESG在各個行業的實踐和未來趨勢等建言獻策。
活動現場 論壇供圖
“我們所有的經濟活動都不僅是利用資源和分配利潤,還包括如何保護地球,為此,重新審視商業組織的治理結構,鼓勵發展多元、公平、包容的經濟形態就刻不容緩。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表示,首屆“ESG與可持續發展”的舉辦,意味著東西方商業機構對ESG實踐有著共同愿望,并積極攜手同進,推動一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全球商業合作新階段。
近年來,全球氣候變化加劇,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受到極大的挑戰與沖擊。在聯合國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引領和推動下,ESG作為一種綜合關注企業環境、社會、治理績效的框架體系和經營理念,被視為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全新路徑。在這一體系中,外界對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評價,將從關注傳統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演變為更多關注企業價值與社會價值。
蘇楊 論壇供圖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蘇楊表示,綠色發展的法律和制度會同時給企業帶來約束和機遇,并強調了保護方式、發展方式和治理結構的聯合創新是文旅企業在國家公園等保護地實現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顏振軍 論壇供圖
北京創業孵育協會理事長、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碳力加速董事長顏振軍也表示,ESG不只是上市公司的投資機會,同時也是新創企業、中小企業的投資機會,在此趨勢下,中國的數字雙碳產業也正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
喬舒華 論壇供圖
在全球層面,國際可持續標準聯盟會員與合作經理喬舒華(Joshua Wickerham)強調,可持續標準是市場自愿促進可持續生產和消費的工具,有助于利益相關方創建市場向善的世界。保爾森基金會的高級顧問Terry Townshend則指出了自然融資的重要性,并從政府和企業兩個維度給出了減少此類投資風險的建議。
Terry Townshend 論壇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論壇還設置了三個圓桌論壇,10多家國內外機構和國內企業代表就ESG標準和中國產業的密切相關性進行了深入討論。在“ESG標準化”圓桌論壇上,參與人士提出,ESG與可持續標準認證的關系相輔相成,好的標準確保了ESG披露框架和評級體系的準確性與可信度,提高披露和評級的質量。
“ESG標準化”圓桌論壇 論壇供圖
在“ESG與不可忽略的生物多樣性”圓桌論壇上,參與人士普遍認為,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均屬于重要且緊迫的ESG議題,公眾應該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世界的關系,關注全球生物多樣性危機。
“ESG與不可忽略的生物多樣性”圓桌論壇 論壇供圖
在“ESG和行業實踐”圓桌論壇上,參與人士達成共識:ESG只是工具,應通過實際運用來協助企業實現可持續轉型和發展,把ESG的能量真正發揮出來。
“ESG和行業實踐”圓桌論壇 論壇供圖
以此次論壇為契機,王興海宣布中國企業財務管理協會ESG分會正式成立。此外,北京金問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黃才華發布了《公司ESG指南手冊-上冊》。《指南》分為上下兩冊,旨在向中國企業的管理者以及對ESG感興趣的利益相關者群體分享簡單易懂的ESG框架體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