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召回汽車超200萬輛 首例排放召回“花落”五菱系
7月,國內車市共有11個品牌累計發布11起公告,共計召回汽車2057594輛,同比增長476.58%,環比增長238.80%,召回規模激增。其中,五菱系召回多達1436997輛汽車,占當月召回總量的69.84%,穩居首位;同時,其還成為《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后的首例相關召回。
保時捷連續第四個月“榜上有名”,其間召回車型包括911,卡宴、Macan,以及Taycan,涉及廣泛。與之“同病相憐”的還有沃爾沃,7月,沃爾沃發布了一起涉及131591輛汽車的召回;由此,前7個月中,沃爾沃也已4度“登榜”。
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7月發布的召回公告,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經過匯總、統計,整理出“2021年7月國內汽車召回榜單”。7月,國內車市共有11個品牌累計發布11起公告,共計召回汽車2057594輛,同比增長476.58%,環比增長238.80%,召回規模激增。
從車系劃分來看,7月,五菱系(五菱+寶駿)、長城歐拉和奇瑞各自發布召回公告,共計召回汽車1454620輛,推升自主品牌占召回總量的70.70%。其中,五菱系召回多達1436997輛汽車,占當月召回總量的69.84%,穩居首位;同時,其還成為《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正式實施后的首例相關召回。
具體來看,5月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生態環境部印發《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定》,并于7月1日正式實施。《規定》明確,排放召回是指機動車生產者采取措施消除機動車排放危害的活動;排放危害則是指因設計、生產缺陷或者不符合規定的環境保護耐久性要求,致使同一批次、型號或者類別的機動車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大氣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的情形。《規定》提出,機動車存在排放危害的,其生產者應當實施召回。與安全召回相比,排放召回更專注于防止空氣污染、改善大氣環境、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它的推出也更符合國際發展趨勢。
聚焦至本次五菱系召回,其召回原因皆為車輛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閥芯磨損后機油消耗加快,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發動機損傷,存在安全隱患。若繼續使用,極端情況下可能存在不合理排放風險。
接下來,日系共2品牌累計召回汽車262250輛,占比12.75%。其中,豐田對“走量”車型卡羅拉和雷凌展開了大規模召回,涉及車輛225585輛,召回原因為搭載了自適應巡航系統的車型在系統啟動狀態下行駛時,由于制動控制電腦的程序不完善,在部分車速范圍內系統執行輕微制動時制動燈不點亮,不符合國家相關強制性技術標準的要求,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后車追尾,存在安全隱患。
緊隨其后的德系,共3品牌累計召回汽車206165輛,占比10.02%。值得注意的是,保時捷已是連續第四個月“榜上有名”,其間召回車型包括超級跑車911,SUV車型卡宴和Macan,以及純電動跑車Taycan,涉及廣泛。
本月,保時捷共發布兩起召回。其中,5957輛Taycan的召回原因為電控軟件問題可能導致電源電子裝置出現通訊故障,造成車輛脈沖式逆變器不能正常工作;當該問題發生時,動力傳動系統會停止工作從而導致車輛缺失動力,如果此時車輛在高速路等復雜的交通路況行駛時,會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另有94輛卡宴的召回原因為裝配人員未嚴格遵照操作流程,特定期間內生產的車輛可能存在轉向柱與轉向機的連接螺栓未按正確扭矩緊固。造成螺栓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松脫,極端情況下轉向柱可能會從轉向機上分離,導致車輛的操控性能可能會受到限制或失控,從而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與保時捷“同病相憐”的還有沃爾沃。7月,沃爾沃發布了一起涉及131591輛國產和進口車型的召回;由此,前7個月中,沃爾沃也已4度“登榜”。
近年來,伴隨國內高檔車市場的高歌猛進,沃爾沃、保時捷均有著不俗的銷量表現,但同時也頻現大規模召回。2020年,沃爾沃共召回汽車535824輛,保時捷召回118270輛,皆超過各自全年銷量;進入2021年,兩品牌依然延續著高頻召回的態勢,值得警醒。(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躍)